鄭東平大師 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傳統失蠟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 注冊設計師
個人榮譽 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 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安徽省技能大獎稱號 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獲得者 全國鑄造行業青年企業家 銅陵市拔尖人才 銅陵市金屬工藝學科帶頭人 銅陵市“銅都勞動獎章”獲得者
個人工作室獲: 安徽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示范工作室
學習經歷 2011-2013 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生班 學習 1995-1998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 學習
工作經歷 2009至今 銅陵新九鼎銅文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藝術總監 2004-2009 銅陵九鼎雕塑有限責任公司 藝術總監 1998-2004 銅陵九鼎雕塑工作室 設計師 1992 -1995 北京金太陽工美公司 設計員
社會職務 國際雕塑創作營聯盟 副秘書長 亞洲鑄造史協會 會員 中國鑄造協會藝術鑄造委員會 副理事長 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 常務理事 中國(銅陵)國際銅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 投資人/策劃人/藝術總監 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聯盟 理事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委員會 委員 安徽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 會員 海峽兩岸銅雕藝術研究院 特聘院長 臺灣東海大學 駐校藝術家 銅陵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特約研究員 銅陵學院 客座教授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 客座教授
主要成果 藝術活動類: 主持策劃并實施中國(銅陵)國際銅雕藝術展活動及相關活動; 主持策劃并實施“銅都杯”全國銅藝設計大賽; 主持策劃并實施國際知名畫家鄭傅安先生畫展; 參與新疆烏魯木齊國際雕塑創作營、山東即墨國際雕塑創作營策劃及相關活動; 參與發起成立“國際雕塑創作營聯盟”組織,該組織已擁有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 的105個國際雕塑創作營組織成員,是國際的雕塑創作營合作組織; 參與中國(福州)國際雕塑藝術展策展及雕塑制作。 科技研究、工藝探索與創新類: 2010年至今,主持多項安徽省文化廳國寶青銅器的仿復制任務; 2011年,與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院、中科院合作開展國寶青銅器“陳璋壺”的復原工藝研究課題; 2012年,主持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大型青銅雕塑及銅工藝品數字化設計與應用技術研究”并通過省專家組驗收; 2014年,主持安徽省經信委項目“基于三維打印、CNC成型技術相結合的高端銅藝術品生產研發”研究并順利結題; 2015年,主持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專項“銅雕塑和銅藝術品的數字化設計與模具智能成型”研究; 2017年,主持開展“泥塑佛像包銅覆蓋保護技術研究”項目研究,擔任項目負責人。 |
|
論文著作類: 2007年12月,在《青銅文化研究》第五輯發表論文《試論古代青銅紋飾的形態》; 2011年8月,參與安徽省地方標準鑄銅工藝品(DB34/T 1475-2011)標準制定。 2014年至今,在中國鑄造學會藝術鑄造研修班,多次口頭發表金屬鑄造與雕塑藝術創作專題論文; 2016年10月,在江蘇信息學院發表《中國雕塑藝術創作實務》專題講座,闡述了雕塑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演變及銅雕塑創作實務; 2016年12月,在中國臺灣舉辦的“亞太宗教遺產保存修護研討會”上發表研究論文《泥塑佛像覆銅保存項目中的思與行》; 2018年12月,在《藝術品鑒》專業期刊發表論文《青銅器的雕塑語言賞析》; 2022年5月,在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青銅藝術研究》。
雕塑作品類: 作品《奧運方鼎》被北京奧組委選定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 作品《春秋鑒》作為安徽省贈送北京市政府禮物安放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 作品《東瓶西鏡》亮相上海世博會安徽館,并評為“安徽省工藝美術珍品”; 設計并制作上海世博會安徽館展陳設計作品《和諧之源》; 作品《劉銘傳》作為皖臺交流見證安放在臺灣銘傳大學; 作品《鳳鳴》被全國城雕委評為“年度有公眾影響力城市雕塑”; 作品《向青藏公路建設者致敬》榮獲全國城雕委“建國60周年作品獎”; 作品《文房八寶》榮獲安徽省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徽工獎”;
銅工藝研究成果《陳璋壺》(復制件)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賽“金獎”、中國僑界(創新成果)貢獻獎、中國工藝美術創意獎“金獎”, 個人設計的多項雕塑作品及青銅器復制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
|